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 第117章 内阁会议

第117章 内阁会议

第117章 内阁会议

边关的战事,作为嘉靖二十二年开年的头等大事,其动向始终牵动着朝野上下各方的神经,引得无数人翘首以盼,又暗自忧心。

如今,伴随着正式的捷报与凯旋受赏的军队一同抵达京城,萦绕在众人心头的那块巨石,才算是真正落了地。

自当年“堡宗”皇帝兵败被俘,被鞑子“请”去北边喝了几年马奶酒之后,大明朝野上下对北方边事便仿佛落下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病,没开打就带着几分的怯意与心理劣势。

开国之初,太祖、成祖麾下虎贲劲旅追亡逐北、按着北元主力猛揍的赫赫武功与昂扬气度,早已在百年承平与屡屡受挫中消磨得所剩无几。

大同乃至整个山西北部被俺答汗这个恶汉当成不着片缕的少女反复蹂蹦,帝国的决策层们更多的思考往往局限于如何将俺答汗驱逐出境,保住疆土不失,便已觉是万幸。

罕有人敢去深思、更遑论谋划如何主动出击,将那俺答汗的头颅拧下来,永绝后患。

如今,边军超常发挥,一仗拿下了一万颗鞑子的人头,这消息一经传开,顿时让压抑已久的朝野上下为之振奋,颇有一种扬眉吐气、一扫颓靡之感。

原来咱们也是能打的嘛,只是以前的边将太废物!

不少人都这么想,并且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幻觉。

现在,商云良等人已然回京,并循正式流程将翟鹏具名的详细报捷文书递交了上去。这东西,现在就躺在内阁的公案上。

大明帝国的最高决策机构,现在要正式审议这份表功本章了。

作为去年一闷棍把夏言敲翻,自己光荣上台的新任内阁首辅,严嵩感觉自己如今的状态棒棒哒。

俗话说的好,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

现在咱们的严阁老觉得自己硬的堪比十八岁。

作为吏部尚书再加之谨身殿大学士的他在现在的朝局中显然没几个人敢惹。

毕竞历来人事部都是最牛的部门,说干你就干你,不服就滚蛋。

文渊阁内。

鎏金兽首香炉中缓缓吐出几缕淡雅的青烟,袅袅盘旋。

大明帝国的三位内核阁臣各安其座,倒是无人急于率先开口。

这份来自宣大的报捷文书送抵的时机略显微妙,翟鹏在先前的简单通报中也语焉不详,如今直接把人和捷报一起送来,颇有一点按着阁员们同意的意思。

此刻,这三个帝国最顶尖的聪明脑袋,正需要时间来细细咀嚼、权衡,该如何认定并处置这份沉甸甸的功劳。

是全然赞同?还是有所保留?

若赞同,又该赞同到何种程度?

这其中每一笔功勋的认定,背后都牵扯着赏罚、人事整体来看甚至可以影响到朝堂势力的微妙平衡,眼下那位夏大人在一边虎视眈眈,皇帝的态度也让人捉摸不透。

他们得谨慎小心地揣摩圣意才是。

首辅严嵩居上首,身着绯色云鹤绶带公服,面容清癯,目光低垂,正慢条斯理地用那洁白细腻的景德镇瓷杯盖,轻轻拂动着盏中碧绿的茶沫。

他作为首辅,享有优先阅读权,捷报上的内容他全记在了脑子里。

此刻,他只是在耐心等待对面两位同僚阅读完毕。

严嵩对面是新入阁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许赞,末座是同样新晋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璧。

都是今年嘉靖嫌他一个人在内阁太寂寞,送进来陪他嬉戏的。

皇帝陛下还是很关心臣子的心理健康的嘛。

至少当时道爷把人送来的时候,严嵩还跑道爷那儿哭了一把,表示世界上怎么会有您这么体恤下属的老板云云。

等了一会儿,见张壁也把捷报文书看完,然后躬敬地搁在了自己的手边,严嵩这才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随即轻轻搁下,发出细不可闻的一声脆响。

“廷美,崇润,宣大总督翟鹏的报捷文书你们都看过了,都说说,对此,朝廷该如何议处为妥?”

许赞闻言,稍作沉吟后说道:“按朝廷旧制与兵部则例,遇此大捷,理应先由兵部遣派得力人员,快马前往大同,实地核查战果、验明首级、核对军册。若经查证,所有功绩属实无误,则朝廷自当按律论功,依例进行嘉奖。此乃常例,循章办事即可。

张壁也点头:

“理应如此,让张尚书差人去一趟,这是最稳妥的。“

俩人都是我大明经典的不粘锅发言,看似在回答,实际上就是把朝廷的规矩背了一遍,这就不是在回答,这是在试探首辅大人的态度。

他们俩就是提线木偶,这帮大同的兵都把人带到京城了,摆明了就是不怕查,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签字发奖励了事。

但现在他们不知道严阁老对这些人是个什么态度,所以才会在这里打太极。

严嵩摸了摸自己那精心打理的长胡子,开口道:

“恩——我看呐,这一仗打的漂亮,老夫在朝为官这么多年,何时曾见过如此大胜?“

“尤为难得的是,这报功文书中所言,有些立下奇功者,并非我大明在册的军中将士,却能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敏锐抓住战机,破敌一点,从而终致全局大胜!

“这说明我大明国朝人才济济,民心可用!更说明皇上天威浩荡,感召天下忠勇之士为国效力!此等佳话,正宜大力褒扬,以彰显圣天子在位,天下归心!”

“廷美,崇润,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许赞和张璧飞速地对视了一眼,他们都听出了严嵩这话的弦外音。

其他那些常规的边将功绩,按惯例表彰便是应有之义,无甚特别。

唯独这“并非军中之人”却立下大功的一点,恐怕才是严阁老真正在意、并希望他们这些人也关注的重要所在!

他们的记性都很好。

一瞬间,那个叫商云良,以区区东宫典药丞、京营医队使身份,却在此次大同之战中屡屡被提及,甚至引得陛下异常关注的年轻人的事情,便瞬间出现在他们的脑子里。

琢磨着严阁老应该是很想突出一下这位商队使的功绩,许赞试探着开口道:

“阁老所言,高屋建瓴,深刻透彻!我大明煌煌天朝,向来赏罚分明。对于此等有大功于国者,无论其是否身负军职,都理应破格优渥,大加褒奖,以为天下表率!”

“如今北虏气焰嚣张,边将多畏缩守堡,敢主动出击者寥寥无几。此战,大涨我军威风,挫敌锐气,功莫大焉!”

“依我看,对其中有大功者,无论是不是军中将士,都应该叙功,让天下皆知我大明不仅武夫,天下任何人都能一心上阵报国。”

严嵩一听这话,那张老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错,小老弟很懂嘛。

其实许赞和张壁猜的没错,对于这次大同之战的后半截,严嵩心里很清楚。

他一直在关注,因为他知道陛下很关注,所以他就必须得比陛下先知道一步。

所以,虽然这一次报上来的功勋看起来过于注水,但严嵩很清楚这都是真的。

翟鹏这个人在他看来也是个能干事的,跟自己的关系也不错,那自然就没有阻拦的理由。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云良那小子如今可不得了啊!

严嵩没想到自己之前走了眼,这小子居然跟自己打交道的时候藏了那么多本事。

这一遭出京,居然做出了如此大事,并且让陛下认定他有仙缘在身。

严嵩自己不信这些,他不确定商云良那冒出来的本事到底有几成是真的。

但陛下信!而且非常信!

逼着陆炳连派两拨锦衣卫,一定要把人带回来这就是明证!

陛下都想要的人,他们这些人还能不把这事儿办的敞敬亮亮?

要是商云良有军职在身,这一次说什么都得给他弄成功居第一!

调子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大明朝内阁的三名大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给商云良在大同之战后半段立下的功勋戴高帽。

到了后来,商云良做的事的意义,都快能赶得上当年于谦保卫北京城不失守的泼天大功了。

严嵩知道,自己把商云良捧得越高,嘉靖就会越高兴。

因为皇帝陛下总得把自己要奉为神仙的人弄得厉害一点。

否则,让全天下人知道你皇帝陛下拜一个无名小卒,岂不是有失圣德?

严嵩觉得,自己很懂嘉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