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50年代:别人野菜草根,我白面管够 > 第470章:剥玉米,扁担队

第470章:剥玉米,扁担队

王三保环顾了一下四周。

村民们都换上了新衣服,但所谓的新衣服,也就是少几个补丁而已,一眼看过去,还都是破破烂烂的。

王三保无奈的叹了口气。

“行了,衣服实在不好的,现在就去地里干活吧,等人走了再回来!”

众人闻言有些不乐意,其中一个糙汉站出来抱怨道:

“王队长,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衣服,我们总不能穿着这衣服去地里干活吧?!万一弄破了怎么办?”

王三保闻言没好气道:

“你平时穿难道就不磨洞了吗?总不能一直当个宝贝吧?衣服就是得穿,大不了多大几个补丁就是,一直不穿那成啥了,那成寿衣了!”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王三保刻意把秋收和见领导放在了一天。

这样能省下一天的细粮。

村里的粮食本来就少,那点细粮根本不够他们秋收和见慰问领导。

想到这,王三保忍不住把公社的人从头到尾骂了一遍。

他们难道不知道四河生产队穷吗?

还非得把领导安排到这。

隔壁周村生产队倒是有粮,可领导不去啊!

“启明,别愣着了,看看谁身上的补丁多,全都带到地里面,剩下的和我在这迎接!”

王启明点了点头,随后便带着人走了。

这一走不要紧,走了院子里就只剩下十几个人。

其中还包括知青。

见此一幕,王三保头疼不已。

“妈的,不管了!就这了!”

事到如今,只能破罐子破摔。

魏正国见王三保一脸愁容,笑着说道:

“王叔,我要是你,我就让孩子穿最破的衣服。”

“知道为什么吗?”

“你没听过那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林舟闻言微微一愣。

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要是碰上心善的,说不定真能给队里带点福利。

王三保闻言也是有些意动。

但还是摇了摇头。

主要不知道县里的领导是个什么尿性。

万一弄不好,还有可能把公社给连累了。

众人就这么等了半天,一直没见到有人来。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一辆自行车出现在山下。

一共来了两个人,一个中年男人身后跟这样一个年轻人。

这俩人穿着一身中山转,一股子干部气质。

林舟瞥了一眼。

衣服上没有兜,应该是最普通的干部。

王三保连忙带人迎了上去。

“申干事,又是你啊!”

那中年男人笑了笑。

“是啊,又是我,这位是赵干事。”

王三保笑了笑。

“赵干事好,辛苦了。”

那年轻人笑了笑。

“不辛苦,不辛苦。”

王三保见状提议道:

“还没吃饭呢吧?要不去村里面吃点?”

“不用了,我们吃过了,咱们还是先去田里吧,等去了再回来吃饭。”

王三保笑着点了点头。

这感情好啊,又省了一顿午饭。

“没问题,我这就怕派人带你们去。”

申干事摆了摆手。

“不用了,我们自己去就行,来了这么多次了,也不是不认识路。”

“我原本还打算直接去呢,我没想到你们还在这等着,县里的领导还没来呢?”

王三保点了了点头。

“是啊,没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我们只能在这等着。”

“那你们等着吧,县里距这还有点距离,还真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过来。”

申干事笑道。

“能我们就先过去了,不打搅你们欢迎了。”

说完,便带着身旁的小年轻走了。

二人前脚刚走,山下后脚就又出现了一批人。

不过不是领导,而是村民们拉着玉米棒子回来了。

为首之人正是饺子。

她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拉黄牛。

这黄牛已经完全康复,和饺子相处了一个月,也算是有感情了。

不得不说,牛的力气就是比驴大。

黄牛拉玉米棒子的速度要比驴快的多。

王三保看着几辆车,对着身后几人说道:

“快,把这玉米棒子卸了!”

众人纷纷上手,把车上的玉米棒子给卸了。

弄完玉米棒子之后,领导还是没来。

王三保无奈的叹了口气。

再这样下去,实在拖秋收的效率。

冯豪杰提议道:

“要不你们在这等,我带着人先去地里面干着。”

王三保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行吧,你带人过去吧,我在这等着。”

与此同时。

村里不少人都赶了过来,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

他们是来剥玉米棒子的。

林舟也跟着一起去了地里。

还没到地方,就见有人提着扁担走了过来。

玉米这么多,村里的驴又少,所以就有了扁担队。

他们负责背玉米。

能进扁担队的,都是一些力气非常大的壮汉。

当然,也不白干。

扁担队的工分要比其他人都要高,毕竟是力气活。

见面简单打了个招呼便分开了。

林舟扫了一眼他们背的玉米,每个人少说有个一百斤。

几个糙汉气喘吁吁,豆大的汗珠往下落。

魏正国看着扁担队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担忧道:

“不会让我们背玉米吧?”

王爱国也有些担心。

“是啊,这么多玉米,我可弄不动。”

此时的地里十分热闹。

乡亲们来回穿梭收着玉米。

村里能干活的人基本上都来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也在地里忙活。

“你们几个一起,王启明,你带着他们。”

下了驴车之后,冯豪杰对着几个知青说道。

王启明点了点头,随后便带着几人去了一块玉米地。

到地方之后,他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

“咱们先把玉米摘下来,一会再弄其他的。”

众人清楚要干什么后,背着背篓就离开了。

一直忙活到中午。

来送饭的驴车到了。

“大家停一停!吃饭了!”

众人闻言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朝田外走去。

那边,李巧花几个妇女正在给几个乡亲们打饭。

吃的不是别的,正是黄馍。

一旁还有一大桶羊肉汤,里面还放着一些白菜土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