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的事刚结束没几天,手机微信“叮咚”一声响。
点开一看,是茅山皈依时认识的一位道友。
这人叫清月,当年跟我一起在茅山皈依的,我们常在群里聊天。她知道我定居春城,这次特意联系我:“持辰师兄,你是在春城吗?”
“是啊,怎么了?”我回得干脆。
“我这两天带俩朋友去春城玩,正好路过,咱面基呗?好久没见了。”清月发来一个笑脸。
“没问题啊!什么时候到?我去接你。”我爽快答应。
“明天下午的飞机!落地联系你!”
第二天下午,我准时开车到了昆明市长 水机场(唉?我为什么突然隔开了?)。
清月是个爽朗的姑娘,穿着件素色的汉服,长发随意挽着,身边跟着一男一女两个朋友,看着像是情侣。
简单寒暄介绍后,我首接把他们拉到了一家口碑极好的菌子火锅店。
我半开玩笑地说:“这儿的菌子鲜得很,尤其是有些品种,吃了能让你们体验体验‘见小人’的滋味,保准新鲜又刺激。”
这话刚出口,清月就突然白了我一眼,没好气地说:“师兄啊,我这次来可不想住院呢。”
找了个靠窗的座坐下,点了招牌的菌汤锅底,又加了牛肝菌、鸡枞、松茸几样鲜菌,配了些特色小菜。
锅底很快翻滚起来,浓郁的菌香弥漫开,让人食指大动。
“来来来,别客气,尝尝云南的鲜菌子!”我招呼着大家动筷子。
几筷子鲜美的菌子下肚,气氛热络起来。我看向清月,随口问道:“清月,你后来找到合适的师父正式拜师了吗?我记得你当时说想找来着。”
清月摇摇头,夹了块滑嫩的鸡枞放进碗里:“还没呢,师兄。我当初去茅山皈依,其实也是有点私心的。”
她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出马的,我们去皈依能更好一点。减少影响,还看看能不能融会贯通一下。”
“哦?”我有点意外,放下筷子,“你是出马弟子?也是东北那边的?”出马仙文化主要在东北和山东盛行。
“不是东北的,”清月摆摆手,带着点天津口音,“我是天津人!师兄没想到吧?天津也有不少出马的堂口呢!”
“嚯,这还真没想到!”我来了兴致,给她倒了杯啤酒,“正好,我有个事儿一首挺好奇的。
现在感觉出马的人怎么这么多?好像遍地都是一样。我小时候在老家,可没听说几个。”
清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叹了口气,脸上轻松的笑容淡了些:“师兄,你有所不知啊。现在出马的这么多,根子不在人,在‘仇仙’太多了!”
“仇仙?”我皱起眉,“以前不都是讲‘正缘’出马吗?仙家找有缘分的弟子。”
“那是老黄历了!”清月放下杯子,语气带着点无奈和感慨,“以前是正缘,仙家寻弟子,那是千挑万选,磨个十年八年都未必能成。
弟子心性、根骨、缘分都得对上才行。现在呢?”她摇摇头,“现在基本都是仇仙借着地马(出马弟子)的身子修行!等他们觉得‘债’还完了,或者找到更好的‘宿主’,拍拍屁股就走人!
留下的地马,身子骨多半被掏空了,一身毛病,甚至可能早早就没了”
她没说完,但意思我们都懂。
我听得心头一凛:“仇仙?这债是怎么欠下的?”
“嗨,这就复杂了。”清月掰着手指头说,“可能是祖上无意中伤了有灵性的东西(比如黄皮子、狐狸),结下了梁子,也可能是前世今生的因果纠缠,甚至可能是这些人自己心术不正,招惹了不该招惹的。
总之,这些仇仙怨气深重,一旦盯上一个人,就跟赖皮是的缠着你,慢慢磨你。”
“怎么个磨法?”我追问。
“最常见的就是让你身体出毛病!”清月说得很具体,“无缘无故地头疼脑热,浑身没劲儿,去医院查又查不出大毛病。
或者让你运气特别背,干啥啥不成,喝凉水都塞牙缝。再就是让你家里不安宁,夫妻吵架,孩子闹腾,鸡飞狗跳的。
人被这么磨着,身体和精神都垮了,扛不住了,就容易‘开窍’,被仇仙趁虚而入,上了身,也就成了所谓的‘出马’。”
我忽然想起以前看的小说:“哈哈,我看那些小说里总说什么‘五弊三缺’,我们道家正统根本没这说法!我看是应在你们身上了。”
“对对对!”清月连连点头,像是找到了知音,“那都是瞎编的!道家修行,讲究的是性命双修,顺其自然,哪有什么天生的诅咒!但是!”
她话锋一转,语气沉重,“这‘五弊三缺’,尤其是‘六亲缘浅’,倒是跟我们这些正缘出马的弟子,沾点边儿。”
她放下筷子,眼神有些飘忽:“像我们这种,从小仙家就跟着,算是正缘。但这份缘分,往往伴随着磨难。
从小不是体弱多病,三天两头进医院,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或者父母缘薄,早早离世或者不在身边没少遭罪。仙家磨你,是为了让你心性更坚韧,更通灵,但也确实苦。”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可现在的仇仙,他们才不管这些!他们找地马,只看这人‘好不好上身’,‘扛不扛得住磨’。
管你是什么人品?管你是不是不孝长辈?管你是不是满脑子算计、心术不正?甚至有些人,父母双全,家里条件不错,只要被仇仙缠上了,磨得受不了了,也会想着‘立堂出马’,以为能解脱,能得神通,能赚钱!说白了,都是被仇仙逼的,走投无路了!”
“那仇仙为啥现在这么多?”我还是不解。
清月叹了口气:“这话说起来就长了。时代不一样了呗。
以前的人,心思相对单纯,敬畏心也重。仇仙缠上人,慢慢磨,有些人真能用善良和诚心感化它们,化解恩怨,甚至转成保家仙。可现在呢?”
她摇摇头,“生活节奏快,人心也浮躁了。很多人被仇仙磨得越苦,心里越扭曲,越想不择手段往上爬,心思反而更坏了。那些仇仙盘踞在这样的人身边修行,吸收的也是怨气和戾气,它们自己也更容易被激怒,更爱挑拨离间,搅得家里鸡犬不宁,恶性循环。”
她掰着手指头,举着例子:“师兄你留意过没?那些不是正缘出马,而是被仇仙硬推上来的,家里往往不太平。
兄弟姐妹跟仇人似的,为了点家产能打破头;家里的小孩,要么三天两头生病,要么就特别‘牲性’(北方话,指性格暴躁蛮横),不听话,顶撞父母,甚至动手的都有,家里还容易出败家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
“这种人也能出马?”我皱紧了眉头,“背后的仙家或者说仇仙,就不管管?任由他们胡来?”
“管?”清月嗤笑一声,带着讽刺,“那都是仇仙!它们巴不得你家里越乱越好,它们好吸收怨气修行!谁管你好人坏人?
仇仙坐堂的堂口,连招来的兵马都不是正经路子!基本都是些横死的、淹死的、车祸死的、煤气中毒死的孤魂野鬼,八竿子打不着的外鬼!
咱们都知道,一个正经堂口的清风悲王,得是家里过世的、有道行的长辈坐镇,才能护住家宅,镇住外邪。
仇仙堂哪有自家人?没有自家祖宗长辈坐镇,谁会真心实意护着你家孩子?护着你家宅安宁?”
她接着说:“而且,被仇仙缠上的人,本身心性就容易出问题,再被仇仙的怨气一熏染,那些嫉妒心、小心眼、爱占便宜、疑神疑鬼的毛病,都会被放大!想想看,以前那些正缘出马的老师傅,哪个不是心善人好?这就是正缘和非正缘的根本区别!”
她语气沉重地补充:“更可怕的是,仇仙一旦觉得‘债’还完了,或者找到更好的门路,它们会毫不犹豫地撤走!那时候,地马要么身体彻底垮掉,缠绵病榻,要么一身‘本事’瞬间消失,变成普通人。
可他们在‘出马’这些年,为了‘办事’,为了‘显神通’,得罪的阴灵,结下的因果可不少!现在看着风光,等仙家一走,或者自身阳气一弱,那些东西反扑回来后果不堪设想。”
我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里面水这么深!”
“可不是嘛!”清月重重叹了口气,拿起啤酒瓶给自己满上,“我们出马的修什么?说到底,修的就是一个‘正心正念’!
那些看事,治病的本事,都是背后老仙家给的。
正缘的仙家,还会顾着地马的身子,讲究个细水长流。仇仙?它们只把你当工具,当渡劫的备胎,用完了就扔,哪管你死活!”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里带着不屑:“还有现在那些给人‘立堂’的师傅!真是鱼龙混杂!只要钱给够了,管你背后是正仙还是仇仙,哪怕他们心知肚明是仇仙作祟,也装聋作哑,照样给你把堂口立起来!
这群人,眼里只有钱,哪有什么品德可言?也难怪现在外面一提‘出马仙’,名声越来越差,唉”